究竟是什么毁了我们的交通?

那是某天的早高峰,车辙君在拥堵的路上缓行着,听到电台里的新闻资讯类节目说道:" 相关数据显示,深圳在这一轮的复工复产之后,早晚高峰的拥堵指数‘勇夺’全国第一 ……" 这一则资讯让在车流中茫然的我突然意识清醒:深圳竟然变成 " 首堵 " 了?

虽然深知,这一轮复工复产之后,是由于疫情管控的需要,深圳交警实施了一些特殊举措,例如暂时取消限外令、允许部分非繁忙道路的路边停车,再加上疫情期间,有条件的市民都会选择自驾通勤,导致道路上的车辆比正常情况要多一些。

然而以车辙君的观察来看,造成道路拥堵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车多,而是道路参与者的很多不良习惯和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车多只是将这些不文明、不规范带来的后果放大了而已。

由于深圳是个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在过年期间很多人都离开了深圳,再叠加疫情管控的因素,深圳的道路上呈现的是一副 " 空城 " 的状态。

那段时间里,车辙君唯一能找到的消遣方式就是自己开着车去压压马路——当然是不会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添乱,也不聚众,甚至从出门到回家都没有下过车。

然而即便是在道路上车辆如此稀少的情况下,依然看到了很多迷惑的驾驶行为。

例如在两条甚至三条车道上来回" 画龙 "的,在主干道的路中间莫名停车的,甚至还有错过岔路口公然倒车的。只是因为那时候路上车少,这些迷惑驾驶行为并没有引发拥堵或者事故罢了。

如今终于迎来了复工复产,道路变得繁忙,一些驾驶员或是其他的道路参与者的不良行为,很容易就会让通行效率变得低下。

只是道路交通这个问题太大太广,每天开车上路都能遇到很多问题与迷惑,这时候想要系统化地梳理梳理确实有难度,今天就来浅谈一番。

大家也可以边看边回想自己是不是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甚至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些不规范的行为。

临时停车还是临时堵路?

同样是因为疫情管控需要,这段时间大部分地区都对住宅区等片区实施了封闭式管理,大部分片区都只保留少数的出入口。而这段时间选择公交、地铁出行的人数也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自驾或出租车。

因此在各个片区为数不多的出入口外,就会有大批的出租车或是其他接送车辆临停等待。车辙君每天出入小区都有很大的概率遇到被临停车辆阻滞的情况。

针对临时停车,深圳交警早前就出台了相关宽容措施,在不繁忙的道路允许临时停车,而在疫情期间,更是对这类临停行为表示了更高程度的宽容。在合理的范围内,这种人性化的措施的确会让特殊时期的出行方便不少。

但临停也该有临停的规矩,就有人直接把车扔在路边停一天,早上出门的时候看见他在那里,中午还在,傍晚依然在。虽然是在不算繁忙的路段,不影响通行也无伤大雅,但无疑是浪费了公共资源。

有人不知道是因为驾驶技术不好还是完全没有意识,临停时车辆距离路边足足有一米的距离,考虑到有不少出租车就是这样等客的,不相信出租车司机的技术不足以把车停得更靠边一些。

还有车临停的姿势是斜着停的,车身方向与道路呈 45 度角。或许有司机会美其名曰这样更方便乘客上下车,但你等乘客来了,再微调位置让乘客上车不就好了吗?以上这两种迷惑的姿势都使得本来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窄,所有车辆通过的时候都要减速扭一扭方向。遇到双向来车会车,多数都会引起短时间的拥堵。

更有甚者,在最外侧车道画了一长条黄方格的道路上,为了避免在黄方格区域内停车产生违法,不少出租车选择在右起第二条没有画黄方格的车道上临停等客。

交管部门这样画黄方格自然有他们的数据支撑,说明该路段严禁临停,出租车应该在周边道路待客,这下可好,路边不能临停,那就到路中间临停。好强的逻辑闭环,在下不得不服。

既然在路中间临停都不稀罕了,那么出租车在上落客的过程中丝毫没有靠边迹象,也就不出奇了。

开车不是踢足球

说到踢足球,想到我们的国足,大家也许会不约而同地气不打一处来。而开车在路上,你又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一些驾驶员把踢球的动作精髓掌握得那叫一个精致。

比如说," 假动作 "。这是足球场上常见的带球过人技巧,转化到驾驶汽车上,他们打着左转向灯,车却在向右边的车道飘。

这都不算过分的,有时候他们明明打了左灯,车也向左去了,这时候前方空旷,你想着你可以提点速了,不料他们突然给你杀个回马枪,一瞬间就回到了你正前方,刚给的油,又要变为热量散失在空气中了。

还有压着两条车道开的,你都不知道 TA 到底要往哪走。你说这些动作迷惑不迷惑?

除了 " 假动作 ",他们还会" 回旋踢 "。眼看着右转岔路口马上就要错过了,有人依然要华丽丽的从左侧超过一辆直行车,然后迅速地向右连续并线,杀入岔路口,扬长而去。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汽车厂商在拍广告时为了突出动感效果都会用到类似的动作,导致对一般驾驶员造成了误导。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高速公路的出口,那是相当的恐怖,新闻里已经有够多的血与泪的教训了,然而还是有人这么开车。

还有那些不礼让直行车的转向、掉头车,眼看着对面直行车开过来,非要抢在人家前面转过去,就不怕来了个真实的侧面碰撞测试?你确定你的车有侧气囊和侧气帘吗?

以上这些都是并线、转向的错误操作,不可否认,开车在路上,并线是一个常规操作,它有一定的风险,但只要上路,那一定不能避免并线。其实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减少并线,减少风险。像刚才说到的那种假动作、回旋踢,其实都产生了不必要的并线。

如何减少不必要的并线?

首先要对将要行驶的道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规划,切勿走到路口才猛然想起:" 哦!该右转了。" 有了清晰的认识与路线规划之后,要做的就是提前选道。

比如在下一个路口需要右转,那么在没有特殊情况的环境下,在上一个路口就应该提前选择偏右侧的车道行驶。这样就不至于在过了上一个路口之后就手忙脚乱地向右侧连续变道,造成有意或无意的加塞插队。

加塞是最讨人厌的驾驶行为了,如果学会或懂得提前变道,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类问题,无论从安全性还是通行效率的角度看都是更好的。

关于并线,车辙君还想多说几句,毕竟提前并线只是并线动作的贯彻策略,而并且的动作要领,也非常重要。很多人认为打了转向灯,在你侧后方的车就应该乖乖地让你并过去,认为即便撞上也是后方全责,所以他们会把转向灯当作" 免死金牌 "来用,这也是许多道路纠纷的来源,归根结底是对交通规则的了解并不透彻。

实际上根据路权法则,打灯只是起示意作用,之所以说并线动作有一定的风险,是因为直行车、维持车道不变的车,有着最优先的路权,所以打了灯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立马并线。

所以打灯准备并线时候还需观察后车动向。如果打灯后,发现后方车辆有意识地正在控制与你的距离,那就代表 TA 同意你并线,但如果距离依然很近,甚至距离有缩短的迹象,那你就得等 TA 过去,再并线。

往往在这种 " 博弈 " 的过程中,车辆已经行驶了一定的距离,会耽误你进入目标车道,所以我们更要提倡提前选道并线这个行车策略。

而关于转向和掉头,无条件让对向直行车先行是必须的,但在这过程中,有些人也会选择一边等待,一边慢慢地往前挪,慢慢地侵入对向车道,大概是心想着会有哪个好心人停下来让你先走。

这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你侵占了对向的车道,也就影响了对向道路的通行效率,如果这一批车都没有人愿意停下来让你先走,反而会增加你自己的等待时间,毕竟,让你是情,不让你是理。你应该做的是好好地呆在自己的车道上,等对向车流通过了,你再走。

不是所有时候都适合 " 慢点开 "

很多人出门的时候,家人朋友都会暖心地递上一句:" 慢点开。" 然而,真的不是所有时候,都适合 " 慢点开 "。就像飞机在起降的过程中,最不希望听到的是有人说:" 一路顺风!" ——因为飞机在起降的过程中都需要有比较多的升力,而飞机的升力是由风带来的,升力与飞机的相对风速高度相关。如果是顺风,飞机反而需要更高的地速才能获取足够的升力,而逆风则反之(当然了,把 " 一路顺风 " 当成一种习惯的祝福语来说也无可厚非)。

同样的道理在最高规格的赛车运动—— F1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赛车上也适用。

F1 赛车在直道行驶时,然是顺风更爽,尾速更高,但在高速弯的时候,赛车需要更多的下压力,F1 赛车的下压力也是风造就的,所以逆风的时候,赛车在高速弯里会更稳定。

所以说,顺风和逆风,在不同情况下的需要是不同的,同理,公共道路上行驶的快和慢,也适用于在不同的情况。

比如说 80kph 的速度,是很多城市快速干道的最高限速值,但如果你开上一条铺设条件比较好的高速公路上,在超车道上,最高限速值是 120kph,最低限速值可能是 100kph 或 110kph,这时候如果你在超车道上开着 80kph,首先是不安全,其次是违法了,并且这也是极其不道德的。相信很多人也都很讨厌龟速车。

其实龟速车不仅仅在高速公路上出现,城市道路更常见。正常行驶的你发现前方有一大坨车辆正在慢速行驶,你以为是发生事故了?其实不是,当你好不容易穿出车流之后,你会发现这一坨车都是被那么一两辆慢车所阻滞的。

为了超越慢车,与慢车行驶在同一条车道上的车就得并线,并线就存在风险,同时又会降低速度和效率。更气人的是,慢车常常就出现在快速干道的快车道上,他们可能认为快车道不会有突然从路口窜出的车辆或非机动车,更安全,实际上他们这种行为更容易引发事故,有时候是慢车被快车撞上,有时候是快车为了躲避慢车,与更无辜的车发生事故,那可真是冤无头债无主了。

即便这辆慢车在下一个路口离开了这条快速干道或高速路,TA 对车流造成的影响依然存在,道路中可能会长时间地存在这么一个慢速车流,这大概也是一种蝴蝶效应。

我们提倡的是在什么样的路就以什么样的速度开,主要根据道路提示的限速。而大家往往只看到红圈白底的最高限速,忽略了蓝底白字的最低限速,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更要注意。

关于龟速的另一个槽点,在于起步阶段。中国消费者很奇怪,买车的时候往往都要对比竞品之间谁的马力更大,谁加速更快,然而买到手之后,每个红绿灯起步的时候都在爬行。在观察了四周环境,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你应该尽快地起步,对绝大多数家用车来说,前两个挡位拉到 3000 转换挡一点都不过分的,不会多烧你多少油。这么做反而能够提升通行效率,可以让全社会道路的燃油效率也一起提升,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还有那些绿灯都已经出现好几秒,却依然不为所动的人们,你们在等红灯的时候到底在干什么?

非机动车、行人也要凑个热闹

作为道路交通的参与者,非机动车和行人也常常扮演关键角色,他们有一个统称:弱势群体。首先车辙君想请大家欣赏一下这位弱势群体中的一员的表演。

行车方向的信号灯变绿了,此时他一个箭步窜出来,想必人行道的信号灯应该不会是绿灯吧。如果你自己都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指望别人多长个眼多留个神,那你还真的是很弱势很弱势的说。

还有那些活跃在机动车道的非机动车,今时今日主要是指送快递或送外卖的电动两轮车,车辙君了解他们接单的压力繁重,但安全真的不是开玩笑的,穿街走巷也就算了,主干道和高架上都能大摇大摆地骑,你好心轻轻地响一下喇叭让他稍加注意,他似乎能够立马接收到莫名其妙的敌意,好像打开了藏在心里的 " 运动模式 " 想要跟你一决高下,真是好有侠客风范。

最重要的还是意识

其实交通的问题,说到底,并不是驾驶技术的问题,大多数人一致认为我国的驾考制度仅仅是为了让你获得一个黑本本,其实不完全是这样。车辙君必须承认,驾考中有些科目它的确设置得不科学,驾校教练教学的方法更是典型的应试教育。

但其实从科目一到科目四,考到的大多数 " 考点 " 也的确是必备技能,只是深度不足,没有从交通的原理、汽车工作的原理去出题。这是导致很多驾驶员交通意识不足的原因之一。

只是说到意识,这又不仅仅是驾驶人这个群体的问题,是全社会都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路边临时停车的时候不考虑考虑是否有对其他车辆的通行造成影响,就像乘坐地铁时抱着中间的立柱,导致其他没有座位的乘客没有柱子可扶;在路上龟速行驶,就像去银行明明可以用自助终端办的业务偏要在柜台解决。其实,这些在生活中不同的领域影响着社会效率的人,很可能是同一批人。

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对其他人乃至社会的秩序造成了影响,又或者,意识到了,但他们认为是 OK 的。所以,开车的时候,随意并线,压线行驶,想停就停,停哪看心情;一手握方向盘,一手举着手机,只可惜人类生理结构不允许,否则他们估计要分一只眼睛出来看手机,这样视线就不用来回地挪移了。

拜托,虽然车、手机、生命都是你自己的,但道路是大家的,说句不好听的,你不要命,我们要。

写在最后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是百感交集的,我们每天开车在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迷惑行为,有时候真的很来气,路怒症就是这么来的。很多时候大家都说,不要路怒,不要开斗气车,但是反过来想,谁会想路怒,谁又想开斗气车呢?

车辙君自然是一个很喜欢汽车,很喜欢开车在路上的人,但每当遇到那些不守秩序,不守规则的人,只能说是无能为力——你又不能上去揍他一顿。所以,作为一个新媒体和它倡导的汽车文化,车辙君只好在这写下这超过 5000 字的吐槽。

目的只有一个:请你好好开车!

《恕我直言》| 作者:陈厚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