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些主机厂一开始就不是造四轮汽车的 ……
现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的宝马,花思域的价钱也能买到的宝马,最开始是一家飞机工厂。1916 年 3 月 1 日,巴伐尼亚飞机制造厂 ( BMF ) 创立,后来公司重组就有了 BMW。因为 1918 年德国作为战败国,他们的飞机被 " 凡尔赛条约 " 列为战争机器,禁止生产。汽车,也要到 1923 年才能生产。五年之痒,宝马的新起点并不是汽车,而是摩托。虽然当时差点被拖垮,好在自己手握飞机工程的硬核实力,扭转劣势从此走向辉煌。1929 年宣布进军汽车领域,真正最具代表性的宝马第一款汽车是 1933 年问世的 303,直列六缸、双肾传统的起点!
萨博的原身是 1937 年成立的瑞典飞机有限公司,二战期间正好为瑞典空军提供所需的飞机。虽然瑞典是中立国,但保护自己的军备力量还是要有的 ~ 仗打完之后,飞机需求量自然走下坡路,后来就造起了汽车,品牌第一款车是萨博 92。关于萨博的标签除了安全,还有涡轮增压。萨博不是第一个玩涡轮的,而是第一个将涡轮增压给主流家用车用的,那台车就是 99 Turbo,零百加速 9 秒。当年被通用收购,被拉着玩 " 换壳 " 大法,而萨博基本无视。萨博 900 和凯沃里尔两款车是 " 换壳 ",但两者通用零件只有 1/3。萨博很偏执,坚持自己的造车理念,然后走着走着就没了 ……
1917 年创立的 " 飞机研究所 " 是斯巴鲁的前身,这是日本第二家民营飞机制造商,1919 年更名为中岛飞机制造所。二战期间,提供大量战斗机、侦察机、轰炸机等供军方使用,后来被强制解散,散成 12 家公司 …… 后来包括斯巴鲁汽车工业在内的 5 家公司再次合并,成立了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一开始的目的自然是重操旧业,造飞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染指汽车开发,直到 1958 年旗下首款车型斯巴鲁 360 问世,打响了公司的名声。1966 年斯巴鲁 1000 上首次看到了水平对置发动机,1970 年开发了四轮驱动系统,这俩成了斯巴鲁一路走来不可磨灭的标志。
早在十五世纪,标致家族是一个名门望族,政、商都有涉足。最早的产业是五金作坊、农业。到了十九世纪初," 标致公司 " 成立,把作坊改建成了铸造厂,开启了工业化进程。咖啡研磨机、胡椒研磨器、钢锯、伞架 …… 标致都有涉猎。开始涉猎汽车是在 1889 年,生产出了第一辆采用蒸汽动力的三轮汽车,后来受到戴姆勒影响制造出了第一台采用内燃机的汽车 Type 2。1889 年,也就成了标致汽车品牌创立的元年。
最早,雪铁龙是一家齿轮厂。1900 年,只有 22 岁的安德烈雪铁龙去波兰旅游时,买回了人字形齿轮切割专利,次年就创办了一家齿轮公司。因为一战,自然得为军方提供装备,那会儿安德烈就心想战后和平之时,要创办汽车公司。1919 年,雪铁龙汽车品牌诞生,logo 的灵感就来自于人字形齿轮的形状,Type-A 为旗下首款量产车型。
1896 年,丰田佐吉发明了 " 丰田式汽动织机 ",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台不依靠人力的自动织机。后来,他的儿子丰田喜一郎受到欧美汽车工业的影响,1933 年在 " 丰田自动织布机制造所 " 设立了汽车部。后来托人从德国买回了 DKW 牌汽车,造车思路很简单,那就是仿制!1935 年,丰田喜一郎造出了第一台 GI 牌汽车。接着 1937 年,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成立了 ~
1909 年,铃木道雄创建了铃木式织机制作所,实现儿时将棉花织成白布的工业梦想。二战之后日本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打造一款老百姓买得起的交通工具成为了契机,于是铃木踏进了摩托车制造领域。当时所诞生的摩托车,其实都是给自行车加上一个发动机。1952 年,铃木推出了名为 Power Free 的摩托,和织布机一样,每个零件都是自己生产的。华丽转型之后,公司更名铃木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迈进汽车领域是在 1955 年,推出了第一款四轮汽车 Suzulight,日本轻自动车的先驱之一 ~
马自达的创始人松田重次郎,是一位主要生产酒瓶木塞的老板,但是内心的造车念头始终在荡漾。年近半百的时候,终于决定放下实木产业,创办了东洋工业株式会社。刚开始,也不是直接迈进四轮时代,1931 年推出了首款三轮摩托车马自达号(Mazda-Go),当时三蹦子还远销海外 ~1960 年开始涉足四轮汽车,R360 Coupe 就是当时的代表作,以 K-Car 为起点打造国民车。
1963 年之前,本田是靠摩托车起家。本田宗一郎,第一次创业是制造活塞环,第二次是摩托车。二战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日本交通不便利,本田宗一郎就此看到了商机,也就是在自行车上装一个发动机,这种 " 助力车 " 成了当时的热销品。到 1959 年,本田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技术狂人本田宗一郎会满足于摩托?显然不会!他认为未来的主角应该是汽车。当时,日本通商产业省(政府机构)以日本汽车产业不需要再增加一个制造商为由,阻止本田造车。尽管这样,本田宗一郎依然没有放弃 …… 所以才会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本田。
比亚迪,大家都很熟悉的了。当年一位 26 岁的硕士开始跟电池打上了交道,他就是王传福。90 年代那会儿,大哥大、BP 机开始流行,对后备电池的需求不断上涨,要知道原厂电池得上千块呢!对电池有研究的王传福把握住了这次机会,1995 年创办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镍铬充电电池,后来名声大噪,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等都找上门来了。看着当时不少自主汽车品牌诞生,王传福也明白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没有汽车生产资质怎么办?买下了北京吉普的吉驰模具厂、秦川汽车,从此开启造车之路!
还有不少车企最开始都不是造乘用汽车的,看兰博基尼的起点是拖拉机制造商,长安汽车的前身还是兵工厂,欧宝原本也是一家制造缝纫机的厂子,别克还是从浴缸公司开始的 …… 换个活法,还真的是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