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 " 改变 "。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来说,每一代车型、每一个改变都应该是好的改变,是优化、是创新、是进步的,而且这些创新和进步理应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去作出优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好的留下,不好的拿走。
然而事实上,现如今很多发生在汽车上的改变,并不尽是如此,有可能你花十几二十万买回来挺新的一车,有些原来是好的功能和设计被去掉了,还有一些新增的改变或者功能,实际上又不一定比现有的好,也不一定适合你。
这两年 Coupe SUV 是真的非常火爆,不管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似乎在推出自己的 Coupe SUV,教授不否认 Coupe 这个设计这个物种的存在意义,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对传统造型 SUV 都审美疲劳的情况下,消费者需要需要前所未有的车身类型,Coupe SUV 的出现是汽车设计不断发展和成熟的结果。
Coupe SUV 真的好吗?这得看哪些车型。在教授看来,在以实用性、功能性、空间利用率为主要价值经济型、居家 SUV,就不应该做成 Coupe 的结构,因为 Coupe 的造型最大劣势是削弱后排的乘坐空间和后备厢空间,尤其是紧凑型甚至小型 SUV,本身空间利用率就是这类车型优势,买这车就是为了它的空间,做成 Coupe 这不是本末倒置么。
当然这并不指代所有 CoupeSUV,像卡宴 Coupe、X4X6 那种高档车它的空间利用率不是核心产品力,做成 Coupe 才没毛病,而且那些大车也适合做 Coupe SUV。而好的 CoupeSUV 应该是怎样的?那应该是对车内空间影响尽可能小的情况下,才是更好的 CoupeSUV。
比方说途昂 X,按照海外研发这辆车的初衷它就是 Coupe,虽然国内叫做途昂 X 不叫途昂 Coupe,途昂 X 的 C 柱下坠得没有很多 CoupeSUV 那么明显,因为它是以空间最大化为前提的,当然还有像冠道这种大溜背 SUV,既有不同于传统 SUV 的造型,又有出色的空间利用率,那才是值得买的。
还有一个是貌似越来越多车开始取消备胎。这个事情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先说好的一面,毫无疑问去掉备胎以后,车上少挂了一个几十斤的东西,说是可以减低车身重量,油耗也可以更低,后备厢有更大的空间利用率,还有的说法是可以提升操控,因为车身轻了嘛,车身姿态都更灵活。
实际上,相信这种说法的大都是第一次买车的人,甚至是准备买家庭中第一辆车,当你的车开了三五年,甚至是一两年之后,你就会发现跑在马路上事故实在是太常见了,如果你想在你的驾驶生涯当中遇不上爆胎或者扎钉,那估计比中头奖还难。 扎钉爆胎这种事情真的非常常见,如果你在市区里面爆胎那还好,如果是在国道或者是高速路上,没有备胎那就相当麻烦了,基本只能叫拖车。
而省油这个事情,去掉十来公斤的备胎能省多少油呢?实际上车里每增加一个成年人的百公里油耗最多增加 1L,这一个备胎一天顶多给你省一两块钱,这事儿对消费者来说其实划不来,反而取消备胎对厂家是最有益的,既减少了制造成本,又降低车重,又降低油耗。
可能有人就说了,人家宝马不是八百年前就没用备胎了么。但宝马那是防爆胎,足够你行驶到维修店,而且全系标配还带胎压监测的,轮胎安全是足够重视的,而且人家不用备胎才是真的为了操控,前后 50:50 配重。
所以如果你打算买的车型如果是没有备胎的,那得再看看它用的是不是防爆胎,如果是那还好说,如果没备胎而且配备的又不是防爆胎,那就要考虑清楚了。
这两年兴起了很多高科技的配置,自动驾驶、人车互联等等,其中还有一个就是自动泊车,在一些新能源车上面就特别显得有科技感。自动泊车这个功能,教授不是说它没用,也不是说它不智能,只是用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智能。
不可否认,自动泊车确实能够为初期驾驶者省下很多功夫,可是,但凡你的驾龄超过 1 年或者两年,你就会发现泊个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你的驾驶技术和判断是会不断成长的,而泊车其实是锻炼车感、判断车距很好的一个方法,当你处于一个自动泊车不起作用的环境你就会发现,这个东西其实没有也不影响。
再一个就是自动泊车的智能是有待提高的,因为它需要各种前置操作,还要判断车位,麻烦不说,花费的时间比自己手动泊车要多。我设想的真正智能的最理想自动泊车是怎样的?车辆会自己找车位,并且自己停进去,而不是需要人为的干预和操作,这才算真正能够帮人类完成 " 停车 " 这件事。
但是从目前量产车的自动泊车技术水平来看,噱头大于实用,还是人脑和人手比较智能一点,如果这个功能是送的标配的倒是可以,真没必要去选装,因为它还挺贵的,要是花钱那还是别了。
噱头大于实用的还有一些新兴的车机系统,现在越做越大的中控屏,十多二十英寸的中控屏,实际上需要满足车辆操作的屏幕根本用不了那么大,所以一些车型为了填满中控屏,就内置了很多娱乐 APP。
那些车辆设置操作、辅助驾驶信息的那些与驾驶有关功能不算,指的是那些与车辆设置和驾驶都无关的 APP,譬如影视、直播、购物等等那些,那些是手机应该做而且是手机更擅长完成的任务,汽车还是专注驾驶就好,因为在马路上即便是副驾在用这些 APP,驾驶员多多少少都会被分神,哪怕是分神 1 秒钟都会酿成很多危险。
有些车机带有一些很矛盾的功能,譬如可以订外卖,如果你是在开车,何不直接开过去?如果你不在车内,掏出手机岂不是更直接?所以教授建议,车机的功能足够就好,基本的车辆设置控制、CarPlay/CarLife 就基本足够,其他娱乐功能交给手机,专注驾驶足以。
好的车机系统应该是简单好用、让驾驶更少分心,譬如像控制权限较高的语音控制,用语言就可以控制车内大部分操作,像空调系统、车窗、音乐、导航等等;可以减少你的眼睛、双手的操作,更专注驾驶的车机才是好的车机,而不是平添一些分散驾驶注意力的娱乐功能。
说到最后,虽然现在的汽车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多得眼花缭乱,尤其是初购用户,要清晰自己的需求和目的,买车要抛开表面看到本质,这样才能买到合适自己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