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座宅子带有拥有者强烈的个人印记,但共同点是,都是豪宅。
这不是我们以前一看就金碧辉煌的那种豪华奢侈,金卡戴珊的家装风格在网络上有一个用语叫做 " 赤贫风 ",设计领域的称呼好听一些,叫做 " 侘寂风 "。不管一般人是否理解明星为何要耗费巨资装修出如此空旷的宅子,但 " 侘寂 " 看起来真的很高级。


而在汽车领域,进入 2020 年我认真看过的两台概念车,内饰也有点 " 侘寂 " 的味道。
一台是奔驰在 1 月份 CES 上发布的 AVTR 概念车,这台外观霸道到让全球设计师感叹 "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 的最新概念车,反映的是奔驰对于未来人类、交通工具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进入车内却会发现,这台车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和 " 家徒四壁 " 也差不多了,方向盘、脚踏板全部消失,浅色内饰清爽而流畅。


无独有偶,在日内瓦车展前一周,极星(Polestar)通过直播平台发布了极星 Precept 概念车。这台完全脱离了沃尔沃设计影子的全新概念车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奠定了极星未来量产车型的设计风格。
很多媒体将 Precept 的设计风格依然定义为北欧式的极简,然而我却觉得 Precept 的设计理念与奔驰所倡导的 " 可持续性的现代主义豪华 " 异曲同工。它并不拘泥于在形态上有多简约,而是强调人与车以及自然的关系。因此,和奔驰一样,Precept 在内饰上也主打 " 可循环、可持续 "。



而极星 Precept 则和莎拉波娃的洛杉矶豪宅很像,到处透着自然和实用的气息,然后最重要的是,哪怕最简单的物件,看起来也很贵(比如 Precept 的黄色安全带太醒目了。)

归于极致干净的高级审美,其实也并非日式和欧美的专属,早在公元前 200 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就说过:
" 璞素,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可以说,极简是审美高度达到一定程度的转变。因此也可以看出,不管什么年代和文化、民族背景,上升到审美的最高层次,内核都是相通的。
璞素,并非极简到 " 什么都没有 ",从已经呈现的汽车内饰或者是与之相同的家装作品上来看,它是沉默的豪华,是在视觉表现上的 " 不喧哗、自有声 "。
而回到大众审美上来看,由于经济水平不均衡,审美又众口难调,大众化的审美更多还停留在关于视觉材质的堆砌上。" 镀铬狂魔 "、" 比谁的屏更大 ",以及追求 "blingbling" 的闪光奢华是当下内饰 " 高级感 " 的普遍营造方式——这并不是说大众审美是错的,在审美这件事上,没有对错之分,广大人民群众总是会用钞票来进行表决。
正如不要轻易否决大众化审美一样,轻易在键盘上对不懂的设计说 " 倒退 " 并不是高明之举。比较典型的是对于奔驰新一代设计风格,其实在外媒上我很少见到说丑的观点,而我个人则对李一焕这位设计了上一代 CLS 和这一代 CLS 的设计师非常推崇——在原有人人叫好的基础上,最讨好的做法就是轻微调整然后编一个故事来包装它。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让 CLS 从 " 猫科动物 " 进化到 " 捕食者 ",才华和勇气可见一斑。

我的结论是,设计和写作一样,村上春树说,没有观点的写作最终只能阵亡。
而于设计而言,故事就是观点,平庸是原罪。不断重复自己,就是平庸的证明。
勒庞在《群体心理研究》里说,群体的一般特征是自觉地个性消失。愿我们不是在审美上无意识且自认为永远正确的 " 群体 ",而是有个性、有个人喜好且不以别人眼光为转移的鲜活个人。
文|赵小查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