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N95 汽车”说开去:靠偷梁换柱做不成一流品牌

肆虐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让口罩成为炽手可热的畅销品,更让 N95 口罩一 " 罩 " 难求。

忽如一夜春风来,"N95 汽车 " 横空出世,被一些车企拿来大肆宣传。

在消费者半信半疑之间,不少相关专家、媒体跳出来戳穿了 " 防毒座驾 " 的谎言," 噱头 "、" 偷换概念 "、" 误导 "…… 各种质疑、指责、批判声四起。

而大事君感受更多的,是作为中国人的羞耻与悲哀。

这种偷梁换柱的小聪明,是中国车企技不如人的投机取巧,更是一场误人又误己的慢性自杀。

偷梁换柱的 "N95 汽车 "

不得不说,车企的嗅觉非常敏锐,反应相当迅速。

在口罩因为形势严峻的疫情供应吃紧之时,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新能源、柳汽等一批车企立马站出来生产口罩驰援疫区,此举自然收获了大量掌声。

但车企的机灵不止于此,很快,"N95 汽车 "、" 防毒座驾 " 又出来了。

吉利最先提出研发以 "N95 型口罩 " 为过滤标准的车载高效复合空调滤芯,这种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做法是值得认可和表扬的,但随后纷纷效仿的车企们,却变了味道。

上汽旗下的荣威和名爵两大品牌宣布自家产品能达到 N95 甚至 N99 的防护效果,能够杀灭病毒。随后,观致、传祺也纷纷打出类似的概念:"N95 汽车 "、" 防毒座驾 "。

这些 "N95 汽车 ",真能达到戴上 N95 口罩的效果吗?

其实全是车企玩偷梁换柱的噱头。

为什么这么说?"N95 汽车 " 的原理是,通过空调滤芯来降低病毒通过空气循环系统进入车内的可能性。在雾霾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不断升级的空调滤芯能达到 PM2.5 的效果,但对颗粒更小的病毒能起到多少抵御作用却没有相关论证。

同时,汽车并非完全密封的空间,除了空调进气口,病毒还可能通过门缝、车窗玻璃隙缝进入车内,附着于方向盘、中控台、车窗按钮、门把手等地方,这个时候,空调过滤系统就毫无作用了,如果有病毒携带者进入车内,那更加无法预防。

可见,"N95 汽车 " 的防病毒只是个伪命题。

推波助澜的 CN95 认证

对 "N95 汽车 " 的宣传起到推波助澜效果的是 CN95 认证。

CN95 又是什么鬼?它与 N95 有什么关系?

这是一个由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下称 " 华诚认证 ")推出的汽车空调滤清器过滤效率分级认证,"C" 即 Car(汽车),"N95" 代表 N95 级别,声称消费者只要选择其认证的 "CN95" 空调滤清器,就能过滤细菌、病毒、过敏原,也能对新型冠状病毒起到有效的隔离作用。

正如本文上述分析,"N95 汽车 " 是一个虚头,防病毒只是个伪命题,"CN95" 不过是偷天换日之计。

就在 CN95 认证出来的第二天,科德宝(德国科德宝集团旗下过滤品牌,车内空气净化龙头企业)就写了一封公开信,称汽车空调滤清器过滤效率级别与口罩的 N95 防护级别标准不一样,直指 CN95 认证有 " 套用 " 和 " 误导 " 之嫌,有失权威性和专业性。

科德宝还表示,几乎所有的汽车空调滤清器都达不到隔离病毒的标准。

对此,华诚认证高级工程师田程对 "CN95" 给出的解释是:" 通过 CN95 等级认证的空调滤清器,并不能直接与 N95 口罩等同,但从对空气动力学直径 0.3 微米颗粒的过滤效果看,CN95 的车规级要求与 N95 对口罩的要求确实是接近的。"

" 要求接近 ",其实就等于不一样,而且 " 接近 " 的说法含糊其辞,这种大胆论证、模糊概念的做法,是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不负责任。事实上,汽车空调净化器能否达到 N95 口罩级别的防御水平,目前还没有认证规则和权威标准。

遗憾的是,这为车企宣传 " 给汽车戴 N95 口罩 " 插上了翅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许是怕惹麻烦,科德宝也已删除了这封公开信。

为何都是中国车企在宣传?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宣传 "N95 汽车 " 的全部是中国车企,没有一家合资和外资车企。

2 月 14 日上市的新款路虎发现运动版,宣传的是 " 纳米级空气净化系统 ";2 月 17 日发布的全新昕锐,则是 " 带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系统 ";就连被称为拥有 " 北欧空气 " 的沃尔沃,也未敢提及细菌、病毒。

从时间点来看,这些外资品牌车型正是在 "N95 汽车 " 大行其道的时候发布或上市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刻意避开细菌、病毒的宣传字眼。

有着几十乃至上百年底蕴的外资品牌,空调滤清器过滤效果会不如中国自主品牌?还是自主品牌的技术已经先进到 " 赶欧超美力压日韩 " 了?

这肯定是无稽之谈。

事实上,车企自身并非研发制造空调滤芯的专家,汽车空调滤芯大多出自博世、马勒等供应商,再上一级的材料(过滤介质)主要出自科德宝和曼胡默尔两家企业,车企也靠买买买。

论空调过滤效果,姑且不提合资品牌,就连豪华品牌尚且不敢挥舞 "N95" 的旗子来吸引眼球,中国自主品牌反而大张旗鼓地宣传,尽情发挥自己的小聪明,并且沾沾自喜,令人叹为观止。

借国难来夸大自身产品功能,误导消费者,是技不如人的投机取巧,更是没有原则、操守和道德底线的表现。

这种小聪明,既置消费者健康生命于不顾,真相暴露后更损害品牌的形象口碑,害人又害己。中国民族汽车工业不应该提倡这种小聪明,也无法依靠小聪明来发展壮大。

人贵自知,企业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