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纷纷爆出小鹏汽车维权事件,维权车主在各地小鹏城市服务中心外聚集,声势浩大,并打出条幅,要求退车。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举动?

2019 年 7 月 10 日,小鹏 G3 2020 款车型上市,新车分为两个型号,NEDC 工况续航 400 公里以及 520 公里,共六款配置车型,补贴后售价为 14.38 到 19.68 万元。
看到新车型上市,此前已经购买 2019 款车型的他们猛然发现,他们刚买的新车,续航比新款足足少了 169 公里,而且新款高续航版本有些配置反而比 2019 款更便宜。


于是,车主们的维权行动全面升级,甚至开赴广州小鹏汽车总部维权。

作为头部 " 造车新势力 " 之一,小鹏和高举高打的蔚来以及朴实的威马不同,小鹏汽车的行事风格相对务实,一直给人一种脚踏实地做产品的感受,按照他们的话来说即 " 慢就是快 "。而实际和小鹏员工接触下来,也发现他们的精神面貌非常积极向上,对公司前景有着积极地预期。
而这次事件的主角,小鹏 G3,也打磨了很久,更没有交付带着一堆 bug 的半成品然后以 " 万物皆可 OTA" 的方式糊弄过去。再加上后来公布的售价相对亲民,也就使得公众对小鹏的印象分一直颇高。

何小鹏本人经常语出惊人
很多传统汽车人,一开始就对所谓 " 造车新势力 " 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把造车想的过于美好,总有着各种违背行业发展规律的 " 颠覆 " 思维,经常说出让业内人士一脸懵逼的言论。互联网出身的何小鹏先生也不例外。其中最有名的两例言论如下:
1. " 智能汽车的核心在运营,而不在制造 "
四个字点评:本末倒置。如果连制造水准都上不去,而把重点放到所谓 " 运营 " 来补救,就相当于一家味道糟糕、吃了基本要拉肚子的饭店,但是人家老板说,我们服务好啊!
2. " 中国只有 4 家整车厂在研发制造智能汽车:上汽、吉利、小鹏、蔚来。"
在开始我的评论之前,先放上威马汽车创始人、吉利前副总裁沈晖的回应:" 当然是胡说 "。
沈总此言已经是客气了。小鹏总这句话的荒谬之处在于,他完全漠视了当今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自视过高,忽略了已经入局的诸多高科技企业,还有那些早已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的汽车制造商以及零部件供应商。
这些厂商未来将推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将会打包出售再进行匹配、甚至是联合研发,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各个车企在这一领域的差距。他所垂青的上汽和吉利在车联网方面的巨大进步,也离不开阿里以及科大讯飞这类高科技企业的支持。
以上,无不透露着他们对汽车的无知,以及对这个拥有百年历史、已高度成熟行业客观规律的轻视。

这还不算完,车主的不满情绪引发了何小鹏在 7 月 12 日发出的 " 道歉信 ",向老车主 " 道歉 ",充分展示了啥叫屁股决定脑袋,内容要点总结如下:
1. 2020 款成交价比 2019 款高,并未更实惠;
2. 他们为保证用户体验做了很多事,比如取消金融服务费,切换 NEDC 循环;
3. 老款车主三年内增购换购小鹏车型将享受一万元优惠。
如果再精炼一点就是,虽然我 " 从困惑、不解、伤心、反思到直面 ",但我没觉得小鹏做错了啥,客官以后欢迎常来啊。
对于总结的第一点,拿上面的 2019 款和 2020 款售价对比一看便知,还有很多车主没享受到的双倍预定补贴,或是在线下销售被啪啪打脸的所谓 " 优惠 ",以为车主都没长脑子好糊弄;
针对第二点,把这种事都拿出来说,给我一种某人做了任何一件好事都要写进日记的既视感;
第三点就更搞笑了,买了车,就是我们的韭菜,也是我们的小白鼠,要坑就坑到底,要一茬一茬的持续坑,就这一点,连车主都看不下去了," 能不能换一批人坑!" 一万元优惠?说好的全国统一售价呢?
若换位思考,就不难理解此时老车主的愤怒,对于蒸腾的民意,何小鹏此举无异于火上浇油,于是维权活动迅速升级,众多伤心的车主直接要求退车,维权甚至直接延烧至小鹏广州总部,甚至还爆出了诸如 " 续航虚标 "、" 车漆薄如纸 " 这样的质量负面。
对此,直接贴一段车主的控诉。

这次小鹏搞出了大新闻,到底错在哪里呢?其实产品、营销、公关都犯了大错。首先是产品规划方面缺乏长远眼光,并没有预见到后续电池技术进步引发的续航提升,也直接干扰了正常的产品研发节奏。
其次,就是营销方面的巨大问题。小鹏方面对客户隐瞒即将出新款的事实,据说小鹏汽车甚至还和销售人员签订了关于对 2020 年款保密的协议。

紧接着,适时对老款放出优惠以及对经销商的奖励政策以便清库,甚至还会新老同堂销售一段时间,客户自会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预算决定是否要追新款。
而小鹏此次毫无预告的突击换新,完全让人摸不到头脑,这就是所谓的 " 快速迭代 "?快别逗了,上市策略经理是不是应该引咎辞职呢?
公关方面,也给差评。对于这种由于自己作死引发的重大负面,其实解决方案无非两种:
第一种,死扛不认错,或是认错也没多大诚意,适用于觉得自己品牌超级坚挺的大厂,有成功案例,比如大众速腾断轴门,也有作死案例,比如三菱帕杰罗刹车门;
第二种,以很大的诚意给予客户补偿,当然要出点血,但品牌形象总不至于遭受过大的损失,如果方式得当,没准还能把自己的形象引入 " 知错就改 " 的加分区。
很不幸,从目前来看,小鹏选择了第一种,再加上一封没头没脑的所谓 " 道歉信 ",使得整个事件更加覆水难收。
而小鹏方面现在肯定更加不能给老客户退车,因为这个头一开,有可能导致品牌与产品全线崩盘,对友商也是个糟糕的先例,小鹏肯定不敢这么做。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电动车?
这两年 " 造车新势力 " 大新闻不断,而传统车企没有做出这种事,主要是因为传统势力通晓行业的各种规则,以及丰富的负面处理经验已经在他们行事风格中形成了条件反射。
而且燃油车的企业研发节奏都很严谨,一般节拍是每年一小改、三四年一次中期改款,五年到八年全新换代,与之匹配的产品和营销流程都颇为程序化,很难出错。
而所谓 " 新势力 ",作为新入局者,他们并不那么了解行业现状和潜规则,再加上美帝出了个马一龙,就会觉得他行我也行,其实哪有那么简单?甚至喊出 " 为梦想窒息 ",然后自己就真的 " 窒息 " 了。

AL 频道小结
百年汽车行业需要革新,但我想说,无论是传统势力还是新入局者,都请老老实实的尊重这一行业的规律,好好打磨产品,不要把消费者当小白鼠,更不要把他们当沙雕,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把产品做好,把服务水准提高,这才是正道。
